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妙笔 >> 闲议网事 >> 新常态下要有新状态[刘选启]
    
  双击自动滚屏  
新常态下要有新状态[刘选启]

发表日期:2015年4月1日  出处:原创  作者:刘选启  本页面已被访问 2449 次

 

 

新常态下要有新状态

 

作者:刘选启//编辑:珊瑚海


  今年的“两会”上,“新常态”成为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论的新词之一,也在一些媒体频繁出现,已经成为大家常说常新的高频词。所谓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且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从经济结构调整,到发展动力转换,从推动改革大业,到改善群众生活,都需要我们适应新常态,保持新状态,聚精会神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适应新常态要有新的好的状态。新的好的状态,有助于我们心无旁骛,以敢于担当、一抓到底的精神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具体来说,就是要自觉克服“四种现象”,树立“四种新状态”。  

  克服本领恐慌,学习上笃学善思。学习是人类自古以来获取知识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传授和发扬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都需要学习。抓好学习就要自觉克服“本领恐慌”。“本领恐慌”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他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这说明,学习是一种常态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否则,就会被瞬息万变的社会所淘汰。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有文凭有知识,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任务特别是矛盾困难,我们就是明显感到“本领恐慌”,做工作、抓落实就有些力不从心。正如习总书记在说的那样:“本领恐慌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便是笃学善思。笃学,就是要专心好学,勤奋刻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能,让思想跟上形势、主观符合客观,使能力素质得以提升。善思,就是要慎重考虑,深入思考,把学习与思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增长见识、智慧上下功夫,有的清晰的思路和办法,使落实的效率得到提高,能够识大体、顾大局、观大势,做到顺势而为,不断开拓人生和事业的新境界。

  克服为官不为,工作上尽责担当。近年来,随着反腐败、反“四风”力度的不断加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制度笼子越织越密,权力监管越来越严,群众对我们的期待越来越高,一些人就感到“为官不易”,进而工作“不在状态”,甚至是为官不为,存在“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畏首畏尾,遇到矛盾困难绕道走和推脱责任的现象。这种不尽职责,不敢担当,躲事怕事的表现,是与适应新常态所应具备的精神状态格格不入的,必须引以警觉,注意防止和克服,不然就要影响工作成效,损害党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今年,既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三五”规划的开启之年,又是全面推进改革、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工作任务肯定是繁重而艰巨的,责任要求依然是重要而严格的。越是面临这样的形势任务,越是需要我们去为之奋斗和拼搏,越是需要我们正气充盈、无所畏惧、敢于担当,着力解决好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克难攻坚中创造新业绩,既为实现总体目标做出贡献,又为完成自身分担的任务和责任付出努力。

  克服盲目从众,作风上清廉自守。总结反思近年来一些贪官腐败落马的教训,除了理想信念动摇、道德滑坡外,不良心理,如麻木、攀比、从众和侥幸心理,也是导致腐败行为发生的原因。人的行为是由人的心理支配的。许多时候,大家在明知一件事情是违法或犯罪的时候,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而且得到好处又没有受到惩罚,许多人也就跟着去做,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一个社会要有序,必须有法律规范、道德约束。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除了他律之外,也必须强化自律。自律,就是要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住自己。尽管现在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群众普遍感到满意,但好的风气需要在巩固、持续中提高,保持常态化,也迫切需要每个人的清廉自守和自觉一贯,绝不能时紧时松,甚至重蹈覆辙,故伎重演。我们要以清廉自守为本、律己修身为要,拒绝低级趣味,克服不良陋习,做到洁身自好;强化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净化生活圈和社交圈,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把人生的每一步走得更稳、更好,不至于摔跤、栽跟头。

  克服马虎应对,为民上真心诚意。习总书记曾经强调,要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思想上不能轻视,态度上不能怠慢。老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不能拖,不能躲,无论大事小事、好事孬事都得管,都得做。可见,民心不可违,民情民意不能忽视。现在有少数干部,尽管在公开场合大讲“群众观念”、“群众路线”、“为群众办事”,但实际上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对群众的愿望不理不睬,对群众的诉求马虎应付,表现出的却是“两面人”,群众能不反感,能没有意见吗?人是社会的,社会是与人共同产生的。人只有爱自己的同类,才能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外来的灾难。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际关系何等复杂,人当以爱为本,要珍惜同志之情、为民之情,即使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情越来越利益化的今天,也要做到少些冷漠,多些真情善意;少些马虎应付,多些真心诚意。所以,我们要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深入了解和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密切与群众的感情。比如,对有困难的同志主动给予关心爱护,进行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的帮助,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把“以民为本”的要求转化为爱民为民的实际行动,从而赢得群众的拥护与爱戴。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  刘选启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遥远的思念
发表人邮件:www.huisaw@163.con发表时间:2015-4-1 10:10:00
今天在自己的家园也看到了反复出现的新名词:新常态。再一次领略到了刘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常态。好啊!赞!
发表人:飞雪思寒
发表人邮件:clh2323@126.com发表时间:2015-4-1 9:58:00
读刘老师的文章总是受益匪浅,欣赏学习!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