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妙笔 >> 生活杂感 >> 《网友神侃录》(18-1)——关于拗救
    
  双击自动滚屏  
《网友神侃录》(18-1)——关于拗救

发表日期:2017年7月14日  出处:原创  作者:吴忧  本页面已被访问 4001 次

 

 

 

网友神侃录(18-1)

——关于拗救

文:吴忧

 

 

X::你好,小W!那天我读了一首宋·梅尧臣的诗《夏日晚霁与崔子登周襄故城》,竟发现里面有两处好像不合格律的情况,你帮我琢磨琢磨,这是怎么回事儿?

W:你也好!呵呵,新鲜,教几何的竟研究起这个来了,想改行吗?——可是,对不起,这个事儿我帮不了你!

X:怎么?教数学的,就不许看看古诗?教物理的上文学网站,难道这只是你的专利?为什么帮不上我?噢,莫非我还得先送点礼儿,举行个拜师仪式?

W:二两切糕——少来豆(逗)!看你想哪去了?我是说,像这样的问题我没能力回答你。因为我对于唐诗的知识知道得太少,不敢自作聪明地来回答你这样的问题。

X:你先不要把门关得死死的,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你不就是怕麻烦吗?你知道得太少?言不由衷吧?那你就不应该发关于近体诗词的常识之类的帖子!要不就是你充行家,不敢回答别人的问题,说明你还不是真的懂,心里没底;要不就只能是你保守了……

W:你不必用激将法!我是不真懂,这我承认。我说了,我那都是学习笔记,是记录别人讲的东西,虽然我理解的不一定都准确到位,但知识确都有根有据,不会有大的错误,那我用我的话整理出来,提供给初学者学习时做参考,这并没什么不好,所以我就写了;可解释古人的东西,那对于我来说至少有两大困难,我不是专门学习这个的人,许多知识都弄不很明白,所以我不能不自量力……

X:噢?还有两大困难!都有什么呀?

W:这一,古人对某些字的读音和我们现在不同,这决定了平仄和韵的不同,要弄明白,得查韵书,韵书还不是一种,这多麻烦?这二,古人在遵守格律上,有时也和我们现在一般知道的格律不完全相同,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对那些特殊规律也不可能全知道,这就让我们无法用常规的格律去判断它们的对错。

我们现在学习的规律,并不是过去和现在的“客观”规律,而是权威人士在大量研究古人的作品之后,总结出来的,不是“现在硬性规定的”。就是说,如果某一种形式,古人用得多了,那就认为它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而承认了下来。这说明,格式是他们创造的,而不能用我们现在的框框去套古人的作品,来判断它是否合律……

X:这和我问的问题有关吗?

W:有啊,你现在问的这个问题,我猜想多半就可能是这类问题,那我怎么敢回答你啊?

X:私下里说说还不行啊?你只给出一个大致的思路、不承担对与错的责任总可以了吧?你可不要有人看得起你了,你倒破被褥——迭起来了,拿起“把”来了啊!

W:看你这破嘴,说些什么呀?!我是那样的人吗?——那好吧,既然你这么好学,我也可以试试,还要声明,对不对我不管,且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噢!

 

——那你说说你看到的那诗的内容吧。

X:是:

   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

独携幽客步,闲阅老农耕。

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

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

W:还是老规矩,你先别说你发现的问题,让我来查查,看能和你对上号不?……

是仄起不入韵的五律,那首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可这里第4字“不”,是仄声,标准音还没有第二个读音,这应该是个问题;四句的“闲”该仄这里为平,但为第一字,可不算问题;第734字“避喧”应该为平、仄,这里用了仄、平,这应该是个大的问题。即:

雨脚收尽,斜阳半古城。独携幽客步,闲阅老农耕。

  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X:你要问的是这两个问题吗?

 

X:是的,是的!跟明白人就是好说话,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那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们总不能说大诗人梅尧臣的诗出错了吧?

W:先让我们在《平水韵》中查查这三个字的平仄……

不:平声,十一尤;入声,五物。可发平声,这个不算错。

避:仄声。喧:平声。这两个字和现在发音相同。这个应该是个问题。不过,让我来好好想想:

本来是“平平平仄仄”的b式句,腹节由平仄被改为仄平,——唔?是了,这是个“子类特殊形式”句,那就是正常的了……

X:好啊!这第一个问题我听明白了,是读音的事儿,人家没错。可这第二个问题,你嘀嘀咕咕说些什么啊?什么“b式句”、“腹节”和“子类特殊形式”句?

W:唉,这三言两语说不清。我说的是这是个特殊形式的句子,是合法的“拗句”,所以这个也不算错。就是说,梅诗是一点毛病也没有的。

X:是这样啊!看来想真正读懂古诗的格式,还真有不少学问呢!方才你提到“拗句”我也听到过一些关于“拗救”的话题,可都说得很简单,我听不明白。那你今天给我科普一下关于“拗、救”的知识好吗?要不你说的这个“合法的‘拗句’”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明白,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W:让我想一想啊!看看这有没有必要?——我觉得谈这个问题好像没多大用处。古诗词就算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毕竟慢慢会成为历史了,不会成为当今社会文学创作的主流。所以像我们这样非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学习更多的关于古诗词的知识,没有意义。同时也不是我所能谈清楚的,这问题不要说对我们这些学理的,就是学文的人,也不是人人都能说得很明白的。所以我们还是别聊这个话题好不好?免得让人家笑我们是在学屠龙,或“两个痴人在说梦”。

X:不,不!我只是出于好奇,希望能知道一点常识,并没有想彻底弄明白的奢望。听见没有?我只是想“能知道一点常识”!换句话说,我只希望听到你的介绍以后,能基本上看明白别人的诗作;若是我也想要附庸点风雅的时候,也能基本上会处理相关的问题,别太丢脸,就可以了。正是因为我们都是学理的,水平都差不多,我才敢问你,要是有学文的内行老师,我还真的不敢问呢!很明显,要是问他们,他们就是不当面讥讽我,背地也会耻笑我无聊,鄙夷我不知道深浅!……

所以,你不必考虑叙述时在知识上的严密或精确,不必用书本的原话,只要能把你对那些知识的理解,用最随意、最口语的话说给我,就行了。因为只有这样,像我这样没有多少基础的人,才能比较容易接受一点儿,别忘了“拗救”的知识对于我,现在是“启蒙”……

W:呵呵,你倒是挺将就我,可是能“看明白别人的”,自己又能“会处理”,你以为这很容易吗?——对于你,脑子来得快,也可能会真的很容易,可我在学的时候还真很头疼呢!恐怕现在也做不到你说的程度。说实在话,我也只是念书的时候,在“知识上”学到了一点点儿,在具体的“实践上”是啥也不是,我不是学文学的那块料……

X:你就和我说说这“一点点”吧,我们是彼此彼此,对谁都不要要求太高嘛!

W:好吧,既然标准降到这么低,你又这么执着,我也就只好说说我是怎么理解的了,做到尽力而为吧!这个问题和前面的一样,我同样要声明:对与错我都不负责任。

为了在说明“拗救”的问题时,在以后的叙述上能方便一些,我需要先说一些常识或做一些约定,就算是先说点预备知识吧。——这些,都是来自《汉语诗律学》,可不是我瞎编的啊!当然有是我的理解和口语化了的成分。

X:好吧。

 

W:一、关于近体诗的“节”。

诗句中,每两音为一个“节”。五言诗每句有3个节,从头到尾依次称 “头节”“腹节”和“脚节”。“脚节”为一个字的节。七言诗每句则为4个节,即增加了一个“顶节”。因为在构成上,我们认为七言诗为五言诗的延长,即七言诗是在五言诗的前面(不是在后面)加上两个字构成的,它的平仄和头节相反。“顶节”,就是这两个字形成的。

二、关于表示诗句代号的约定。

我们把“顶节”“头节”“腹节”“脚节”,简称为“顶”“头”“腹”“脚”四个字,归纳起来,近体诗的句子的平仄规律只有八种基本形式:

 

对于五言有:

1,仄头仄脚——仄仄平平仄

2,仄头平脚——仄仄仄平平

3,平头仄脚——平平平仄仄

4,平头平脚——平平仄仄平

 

对于七言有:

1)平顶仄脚——平平仄仄平平仄

2)平顶平脚——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顶仄脚——仄仄平平平仄仄

4)仄顶平脚——仄仄平平仄仄平

 

前面已经说过,七言诗是在五言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五言诗的延长,只较五言诗多了一个顶节,就是说,“头”“腹”“脚”三个节是它们所共有的,而腹节处于它们中间,其平仄要受头、脚节的控制,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头、脚节平仄的不同特点,来作出能够代表这些不同诗句的代号的规定。

我们比较一下前面的八种情况,可以看到

1、(1);2、(2);3、(3)和4、(4)等,它们的“头”和“脚”分别相同(当然我们是为了方便,才有意把七言的顺序进行这样排列的,这种排列并不是必然的),于是我们就可以把后四种,合并到前四种中,结果是近体诗的句子格式就仅有:

1,仄头仄脚;2,仄头平脚;3,平头仄脚;4,平头平脚等,这四种情况了。

我们用AB的大小写共四个字母,来表示这四种形式,即规定:把仄头的形式,用aA表示,把平头的形式,用bB表示;小写字母ab表示仄脚,大写字母AB表示平脚。

则上面的四种形式:1,可用a来表示;2,可用A来表示;3,可用b来表示;4,可用B来表示。

就是:a——仄头仄脚;b——平头仄脚;A——仄头平脚;B——平头平脚。

X:关于用一个文字表示近体诗的一个句型的问题,我听明白了。归纳起来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a表示“仄头仄脚”,即五言的 “仄仄平平仄”句,和七言的“平平仄仄平平仄”句;

A表示“仄头平脚”,即五言的 “仄仄仄平平”句,和七言的 “平平仄仄仄平平”句;

……

按这个规定,你前面说的那个“b式句”,就是指“平头仄脚”的“平平平仄仄”格式的句子了?

W:是的,就是这样。我们这里仅仅用了AB两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就可以代表近体诗的全部8个句型,可见是很简练了!

X:我还这样想了一下:既然每个句型都可以作为一首诗的起始句,那是不是也可以用它们来表示一首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呢?

W:好,太好了!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它的用途你可以尽情去联想、去发挥。事实是,如果你能灵活运用,真的能在学习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的,这也正是我们不遗余力的做这些规定的目的之一。

例如:如你所想,如果我们以后要提到一首以a式句为起句的五言律诗,那就是指一首“仄起不入韵”的五言律诗,它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678句,同234句。下同)

 

你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提到一首以B式句为起句的七言律诗,那就是指一首“仄起入韵”(注意,这里“仄起”是指它的顶节是“仄仄”。但它的头节是“平平”,脚节是“平”,故是B式句)的七律,它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

 

更为有用的是,我们还可以把它的格式按联来简写,如前例可写成:a Bb AaBbA后例可写成:BAaBbAaB

你注意看一下,这种简写能特别清楚的表示出“粘”“对”的规律和韵的情况,是不是?

 

X:也可以这样理解你的话,就是我也可以不考虑每句的格式、而只根据“粘”“对”的要求,就能很快写出它们的代码式。如一首B式句为起句的五言绝句,它的四句即是BAaB。其从上联推出下联的诀窍是:联内是“对”,出句与对句必用不同的字母;邻联间是“粘”,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必用相同的字母,但大小写不同……

W:好,是这样,你把这个思维逆过来了。

 

X:我现在对这规定的内容的道理是知道了,也觉得真的很简单明了。可是,难啊!用起来现在还得现想,很不熟练。再者这些规定和解决“拗”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W:当然了,王力老先生,在这方面是很有独创性的,这和我过去在笔记中提到过的他的《简谱》一样,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发明,很专业的。我们这些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学这些东西,自然会有很多困难,但我们不求熟练,只要能了解也就可以了。可是学相关专业的人会发现,知道这些符号的规定,对深入学习“汉语诗律”的好处真是特别大呢!……

下面我们就来说“拗、救”的问题,你先说说看,你对“拗”是怎样理解的?

 

X:呵呵,真是当老师当惯了,讲知识之前,还要先来摸摸学生的底。我认为拗(ao 四声),是说起来不顺口,就是“拗口”,那在诗中的表现,就应该是出现了违反了节奏规则的字,所以才会拗口,对吧?

W:对。在近体诗中,广义地说: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都叫做“拗”。我们这样来定义“拗”,当然也是为了说明方便。

 

X:那按你“说明方便”的理解,对“拗”是能一网打尽了,可是如果打击面太宽,是不是也会增加我们的负担啊?

W:我现在说的,要这样来理解拗的内涵,是为了知识的全面系统和叙述的方便,至于应该怎样处理,那是有知识本身的客观标准的,不是我们个人可以随意想怎样就怎样的。

我想按这样的思路来说明问题:近体诗的句子最多的字数不过是7个字,我们可以按它们所处的地位,逐个加以研究,如哪些字允许拗,哪些字绝对不允许出现拗;哪些拗是“轻微”的,哪些拗是“严重”的,以便决定对它们应该采取的政策。

 

一、句中的135字,它们处于非节奏点,地位相对次要,当然是可以出现拗的。虽然在诗的理论中,早就已经有“135不论”之说,但这个说法,不是“铁律”,有时“135”也是要“论”的。我们的观点,在135字中,无论是怎样的情况,只要是离开了标准的平仄,都认为是出现了拗。但是因为拗的程度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对策。

 

关于这类拗,我们做下面的分类,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原则:

 

甲种拗:这种拗是来自于:七言顶节上的第一字,和Aab三式中的头节(当然包括七言和五言两种情况,以后不再提醒)上的前字。这是最次要的拗,可以不避、不救,即“相当于”非拗,不做处理,亦不为过。

X:这个范围应该理解为:七言中,句子的第一个字的平仄均可不论,因为它们离诗句的节奏点最远;五言中Aab句型的第一个字,和七言中Aab句型中的第三个字,平仄也可不论——这里实际就是排除了B型句子,因为在B型句中,这个字必须是平声,否则就犯“孤平”。——这些字出现了拗,不救也不犯毛病。是这样吧?

W:对。这里我们就看到了,用字母来代表句型是特别简单明了的。

 

乙种拗:这是来自腹节上前字的拗。这种拗,应尽量避免,一旦出现,要尽量救。

X:就是指来自五言中的第三字和七言中的第五字的拗——

W:是的。

 

丙种拗:这是来自B 型句子头节前字的拗。这种拗要绝对避免,否则必救。

 

X:你能给我做一个再简单一点的归纳吗?

W:试试看吧:

对于来自135字的拗来说:B式句子头节前字的拗为大拗,必救;腹节前字的拗为中拗,尽量救;其余顶节和头节前字的拗为小拗,可救可不救。

 

我们可以用下表来表示这三种拗的分布:

顶节

头节

腹节

脚节

A式句

a式句

B式句

b式句

 

注:7个“绿色文字”表示甲种拗,以示“绿灯行”可不救的意思;4个“黄色文字”表示乙种拗,以示“黄灯注意”尽量要救的意思;1个“红色文字”表示丙种拗,以示“红灯停”必须救的意思。

 

X:这表中没有五言句啊?

W:你好笨啊!不看顶节部分,不就是五言句了吗!

X:是的,我一时忽略了七言是五言的延伸的这件事儿了。这个表,初看起来好像过分简单,可细看一下,却会发现它既全面严密,又很直观,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很好记呢!

 

那这些拗到底怎么救啊?

(见下帖)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月圆中秋
发表人邮件:470011648@qq.com发表时间:2010-1-3 22:48:00
这诗词格律我是从来不敢碰的,你们这些教物理数学的后生们真是可畏呀,也说明我灿烂中华文化后继有人呀,欣慰!
发表人:谊之长玉
发表人邮件:448083090@qq.com发表时间:2009-12-30 15:34:00
有关诗词格律方面的知识都是一些非常非常难懂,而且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许多人不愿深入钻研,结果都半途而废了,想想自己刚起步的诗词,象刚学走路的娃娃,由于没有毅力坚持,也只懂一点皮毛而矣,愿刻苦钻研的诗弟能够展翅高飞。祝新年快乐、全家幸福!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