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妙笔 >> 生活杂感 >> 心语(3)——我
    
  双击自动滚屏  
心语(3)——我

发表日期:2007年6月10日  作者:鲁石  本页面已被访问 1877 次

 
心语(3)——我
 

作者:鲁石

编辑:梦文夏子

 

    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门上,有条上千年前的神谕:人啊!认识你自己!真正认识自己很难。就截取几个我记忆中的片段,来说明和体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吧!
——奶奶的老花镜与“满天星星”
我最早的记忆中,印象很深刻的是奶奶有一副“老花镜”。我问奶奶,为什么总是戴着它做活?奶奶说:“不戴看不清楚啊。”“我怎么不能戴呢?”奶奶说:“小孩的眼睛好,就不用戴。年龄大了,眼睛就花了,就需要戴眼镜。”“为什么会花呢?”奶奶说:“眼睛用的时间长了,就花了。”从那时起,我模模糊糊的感到眼睛是有使用期限的,用的时间长了,就看不清楚东西了。我有一个舅姥是盲人,看上去好象没有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常常让我给她领路。哦,又让我知道了,人没有眼睛就看不见东西。那么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呢?当时我想,肯定是眼睛能发射出光来,就看到东西了。等到眼睛里面的光没有了,就看不清楚或看不见东西了。
但有一个问题,我始终想不明白。眼睛离远处的山那么远,为什么能够“看”到它呢?山总不能跑进眼睛里面来吧?有个歌谣“满天星,亮晶晶,好象对我眨眼睛。”天上的星星,都是什么样子,感觉起来是那么遥远,我们的眼睛为什么能够看到它呢?如果眼睛里有光,能射那么远吗?眼睛为什么能看到东西?我问过很多人,感觉都没有给我说明白。上学以后,学习了有关人体生理的知识,特别是视觉的产生过程以后,这个问题都没有真正弄明白。所以,人为什么能看到东西?看到的东西真的是那个样子吗?一直是我内心里的一个最大疑问。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看春秋”的原因吧?
——快乐的跪灵与“打死你!”
我的家乡在农村,那里有个风俗,老人去世了,要搭个“灵棚”,对着摆放遗体的屋门口放上一张桌子,上面摆有供品,桌子的前面铺上一张苇席,席子上面再放一床棉被,来吊唁的人都跪在上面磕头。一个家族中五、六岁包括十岁左右的小孩,都跪在“灵棚”里苇席的两侧,有吊唁的人来,就跟着一起磕头。对小孩子来说,看上去有些难为人,可是又都很愿意去做。因为,这些小孩可以抢供桌上的供果吃。几乎每个来吊唁的人,都会带来新的不同的供品,等来人吊唁完了,就一哄而上,抢夺一空。大人很悲痛,而孩子却是“快乐”的。我记得,第一次跪灵是四、五岁的时候,当时有些害怕,但妈妈告诉我,去跪灵可以抢到好吃的东西。因为有这个传统规矩,还有好东西吃的诱惑,以后每次有老人去世,都抢着去参加。从那时起,我开始知道人是会死的。也只有这时才知道,自己是活着的,而且活着比死了好的多。
有个哲人说:只有知道什么是死,才能知道什么是生。有一次,跟着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去游泳,被家里人知道了。爷爷到了村旁的池塘边上,很亲切和蔼地招呼我上岸,帮我穿上衣服,把我领回了家。可是刚一进家门,爷爷把大门关上,狠狠地把我痛打了一顿,一边打一边说:“让你去游泳!”我说:“为什么不能去?”“游泳会淹死的。”“再去,就打死你!”奶奶和妈妈还有姐姐也在旁边说:“打死他!不要他了!”我不明白了,“淹死”与“打死”不一样吗?虽然以后我还是偷偷地跟着别人去游泳,但是知道了水会淹死人。也似乎感觉到我是不能死的。因为,爷爷也包括家里所有的人,都不让我死。长大了,才知道一句“打死你!”里面包含了多少深情与真爱!也才知道了生命的可贵,更知道了活着的责任,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为了自己的亲人而活着。
——诚实的说慌与“墨水瓶”
小时候,我比一般的孩子傻,比较笨。刚上小学不久的一个周末,放学以后,我们几个老师比较喜欢(自我感觉)的学生,“荣幸”地被老师找去帮他办公室搞卫生。因为老师在外村住,很信任地让我们干完活,再把办公室锁上。没想到,第二天一上学,我就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了。原来,老师办公桌上的一瓶墨水翻倒了,问我是谁碰翻的?我吓坏了,在我的记忆中,我只扫了地面,并没有擦桌子,可我又不能完全确定一定没有碰翻墨水瓶。老师问过其他几个学生以后,对我说:“墨水瓶碰翻了,不是个大事,但如果不诚实,可就是个大事了。”还话里有话的说:“他们都说了,我已经知道是谁碰的了。现在老师就是等着他自己承认,以检验这个同学的品德怎么样?如果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的学生老师会更喜欢。”当时的感觉是,如果承担了碰翻墨水瓶的责任,就证明自己诚实,反倒是个好学生。记得当时自己内心里虽然非常委屈,但还是承认了是自己碰翻的墨水瓶,话一出口就哇的哭了起来,一直哭了一个上午。老师还在班级表扬了我,夸我诚实。可我内心的那个委屈,几乎使我整个学生时代都不开心颜。
   
事后才知道,是那几个同学合伙推卸了责任,老师后来也知道了是谁碰翻的墨水瓶。也许当时老师已经知道了是谁做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在我承认了是我做的以后,他没有再追究这件事。但我感觉从那以后,老师确实越来越喜欢我了,一直鼓励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个诚实有用的人。一直到我离开他到外地读书,他也没有再提起这个事。我自以为自己是诚实的,老师也总是夸我很诚实。可是我自己知道,我被老师夸赞诚实的原因,事实上我是说了慌的,“说慌”换来了老师诚实的夸奖。也许是因为这件事,让我那么刻骨铭心,在老师肯定我诚实的表扬和鼓励下,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真的就不能不诚实,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一种诚实的品格。只是到现在我都不明白,当时老师为什么要让我受那个委屈?就是在我后来也做老师的那段时间,我也没完全理解老师的方法和用意。但我从来没有因此恨过老师,我一生都在感谢他,可是理由并不十分清楚。
——《自然辩证法》与“油炒咸菜”
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老师是个读书迷。他的手中,不是拿着一本《自然辩证法》,就是捧着一本《共产党宣言》,或者是《国家与革命》、《反杜林论》……。当时每个人的家里,都贴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画像,说他们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按照马列主义在进行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能读革命导师的书,既是革命的需要,也是很大的光荣。但当时我什么也看不懂,老师高兴的时候给我们讲其中的革命理论,听得一塌糊涂。可是对读书的向往与兴趣,却正是在这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后来,老师给了我很多书看,我读的第一本书是一期《解放军文艺》,读的第一本所谓大书是《海岛女民兵》,再后来读了《艳阳天》、《金光大道》等。特别是读到了一本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知道了古典文学几大名著,想办法找来读,尽管不能完全读懂,但留下了读书的感觉。喜欢读书的习惯,就是从那时养成的,并且一直读到现在。这个老师,不但喜欢读书,还喜欢运动,篮球、乒乓球、跑步、跳高、跳远,只要能有条件做的体育运动,没有一样不喜欢。他经常让两个学生当跳高支架,手拿着一根木杆,从抬着到放在肩上再到耳朵以至头顶上,他从上面一跳而过。我就是个几乎固定的他跳高的支架,能够感受到他从我头上飞过的感觉。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我虽然不太擅长体育,可是最喜欢跑步,有一次还代表学校参加了乡里的运动会,跳远比赛得了个第二名。也许以后甚至现在喜欢看足球和体育比赛以及这方面的电视节目,也与那时当跳高支架有关吧?
离开家乡读高中时,班主任是一个有着三个妈妈(资本家家庭)“成分不好”的老师,他工作的兢兢业业,为人的谦虚谨慎,处事的谨小慎微,学习的严谨认真,品格的仁厚善良,都给我以很大的影响。是他,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年代,告诉我一定要坚持读书学习;是他,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风浪中,告诉我一定不要盲目跟风;是他,在一不小心就会犯政治错误的形势下,告诉我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是他,在物资生活极其艰难的境况里,告诉我一定不要怨天尤人,苦难是一笔财富……。他说过一句可以作为老师职业要求的经典的话:我可以让你(学生)骂我二年(当时学制二年),但我不能让你(学生)骂我一辈子。这句话到现在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我的工作和生活。那时,因为家里很穷,最困难的时候,有时一周看不到一滴油,严重的时候,眼睛总是干涩模糊的,常常看不清东西。到卫生所去看,校医告诉说,是因为长期不吃油的关系。就花两三分钱,到老师吃饭的小食堂,去买一点“油炒咸菜”。真是神奇的很,吃了以后,当天就会感觉眼睛舒服多了。老师知道以后,就经常给我们几个家庭困难的学生,送来一点“油炒咸菜”。虽然,我们几个同学都先后戴上了近视眼镜,但保持能看清楚东西,还是多亏了老师的“油炒咸菜”。这个阶段的学生生活,特别是从老师身上,让我知道了应该怎么做人,也知道了什么叫生活的苦难,给我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天天犯错误与“数学大院”
九个月的上山下乡经历,是我对社会的初步体验,一直到恢复高考上了大学以后,始终有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感到每天都在犯错误,对说出的话做过的事,几乎都在后悔。当时感到自己越来越笨,什么都不懂:不懂社会,不懂生活,不懂交往,更不懂人生。鼓起勇气向老师请教,老师告诉我,西方一个诗人说:你不能既有青春,又有关于青春的知识。“如果你感到每天都在犯错误,就说明你每天都在进步!”人就是由于错误和挫折,才使得人逐渐聪明起来的。他的话给我了信心,原来犯错误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不能从错误中聪明起来。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寻找着每天的错误,后来我还真的感觉到有了一点进步。反过来想,现在这种感觉就不是很明显了,说明我已经不在进步了。
   
因为学的是生物学,当时很多同学对所学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老师在进行专业教育的时候,讲了这样一段话:一个数学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只能趴在“数学大院”的“墙头”上,看看大院里有几间房子。而生物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因为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就不但可以进入到“生物学大院”,而且能够踏上“生物学殿堂”房门外面的一级台阶!当时,他是在为我们坚定学习的信心而这样说,可能有一定道理,但也许有些夸大。等到学完以后,才知道,连任何一个科学大院的门也没找到。当时我就想,以我的知识基础和能力,肯定是登不上什么科学的殿堂了。学海无涯,只能任其浮沉。不过生活之树常青,生命之树常绿,只要奋力搏击,也一定有它应有的乐趣
——世界与“两只眼睛,一个舌头”
第二次进入大学的校门,是去进修,在那里遇到一位“右派”老师,他思考了近四十年的一个问题,居然是: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一般的哲学常识已经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都是事物的现象,其本质是不能靠感觉来把握的,必须经过思维才能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可他却说,我们看到的都是事物的“象”,事物的本来面目在“象”的背后,而且这个“象”是产生于人的大脑中。人们常常被“假象”所迷惑,认识不到事物的本质,因而经常犯经验主义错误。要克服这种偏见和误解,就必须时刻在头脑中意识到,我们看到的东西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需要思考以后才能把握。很是让人有点糊涂,既然看到的不真实,我们岂不是白费工夫吗?怎么样才能认清这个世界呢?
后来,读到一篇《两只眼睛,一个舌头》的文章,才有了一点感悟。文章中说,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连鼻孔都是两个。就是告诉人们,要“看两次、听两次、嗅两次”,才能“说一次”!为什么呢?因为只听、只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思考。在看与说、听与说、嗅与说之间,应该有头脑的思考。这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世界!看到就说,那是直觉,不是经过思考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不准确的。西塞罗说:智者受理智的指导,常人受经验的指导,糊涂人受直觉的指导。理智来源于思考和思维,不思考是不能正确认识世界的。
德谟克利特说:应该尽力于思想的很多,而不是知道的很多。我喜欢“走天下”、“看春秋”,渴望找到一片“思想的绿洲”,现在看来,还要“想世界”!至于德谟克利特说的“思想”与“知道”有什么区别,一时说不清楚。那就“边走边看,边走边想”,可能的话,“边走边说,边走边写”吧!
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心爱
发表人邮件:414033398@qq.com发表时间:2007-6-10 14:59:00
心里的我随岁月的延续,而不断的认识自我,所感悟的东西有所不同,所认识的层面也不同,你层层圆润升华,将我达到一个新的水准,站在巅峰看我,境界不同.欣赏!
发表人:蓝天白云
发表人邮件:526436788@QQ.COM发表时间:2007-6-10 14:23:00
静静的,让我陶醉在你的字里行间,那瞬间的心旷神怡,让我一品再品,感悟着你与众不同的构思,感染着你细腻而独特的润笔,流连其中.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