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天地 >> 教育叙事 >>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性”
    
  双击自动滚屏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性”

发表日期:2008年7月31日  作者:镜月水痕  本页面已被访问 3088 次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性”

 

:镜月水痕

 

编辑:环佩的女子


 
 

      现在对一些语文课感觉还是很茫然,总觉得不是死气沉沉,就是热热闹闹。有人会说,死气沉沉不好,那热闹还有错了吗?

     
但是这种热闹是花里胡哨的热闹,毫无实在内容可言,他掩盖了学科之间的差别与性质,企图用一种形式,达到所有的教学构想,那只能是徒劳。的确,新课标是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要求,可是我们仍游离于两者之间,学新而不能会其意,除旧而不能去其根。

      
语文教学离不开语文性。一堂课下来我们不是要看他的形式好坏,我们要看的它堂教学生成效果。就语文学科来说,我们要看的是语文性体现的如何。能否重塑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能否培育未来公民健全的人格和包容的气度,能否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精神空间。这将是语文学科的责任。

     
就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语文性应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一、有情
 
      
这是基础,是学习所有文化知识的基础。没有感情,教师教不好,没有感情,学生也学不好。它好比我们走路所穿的鞋。在语文学科中,我们知道情感之于文学欣赏是至关重要的。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我们的教学应该体现在有情上。所以在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的情感培养,注重发掘课文的情感源泉,引导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起来。教师首先要进入教学情景,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授课,带动学生,使学生的情感状态处于作品情景之中,力求与作者的心灵贴近,将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

       
二、朗读

     
这是手段,是实现有情的有力手段。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语文课。俗语云:“言为心声”,不闻其言,不味其言,何知其心声。让学生在有情的状态中,借助朗读,进入作品情景,接近作者的情感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是听者也可以是,也可以是读者,还可以是作者,甚至是三者的合一。朗读越到位,语文的有情性体现的会越充分。

      
三、联想、想象

     
这是辅助,可以这样说,语文课上缺失了联想与想象,那不单单是语文的悲哀,更是学生的悲哀。我们知道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浅易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其中的道理。那么欣赏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心智活动,就是联想和想象了。教学时要尽力使作品原有的画面、情景、意象与学生的积累勾联起来,使他们头脑中生成同于作品又不同于作品的情感体验。

     
四、表达

     
这是目的,语文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培养表达、锻炼表达。语文课上,一定要听到学生的语言表达。只有他说出来,你才可能知道他的掌握,他的理解,你的授课效果。当然,这里的表达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对问题的回答,它应该是课堂性的、学生个体特性的表达。这就需要授课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策划了。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黄山茶
发表人邮件:xqkong@QQ.COM发表时间:2007-4-15 15:12:00
言为心声”,不闻其言,不味其言,何知其心声。让学生在有情的状态中,借助朗读,进入作品情景,接近作者的情感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是听者也可以是,也可以是读者,还可以是作者,甚至是三者的合一。 讲的真好
发表人:月魂轻舞
发表人邮件:yhqw357951@sina.com发表时间:2006-11-28 19:08:00
学习了,一篇对大家有帮助的好文章.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