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天地 >> 教育叙事 >> 古文教学中的“写作化学习”
    
  双击自动滚屏  
古文教学中的“写作化学习”

发表日期:2008年7月31日  出处:语文教学通讯  作者:镜月水痕  本页面已被访问 3047 次

古文教学中的“写作化学习”

 

文:镜月水痕

编辑:环佩的女子

 



    古典文学的教学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讲,它艰涩、难懂,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这就造成了古文课堂上的死气沉沉,古文教学模式的呆板僵化。从字词大意到翻译,再从翻译到字词大意。如何打破这一桎梏,如何开辟一条古文教学的新路,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心中的一件头等大事。

     
做为语文教师,要想教好古文,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古典文学,只有在心中对古典文学有个明确地定位,才能真正地从质上把握古文的授课思路。

     
简单地说,古典文学是一种以古代的语言习惯表达古时的人文精神的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是古代汉语的文学,与古代汉语的语言系统相一致。所以语言上的古典性,是我们学习古文的第一阻拒,掌握不了这种语言习惯我们就不可能达到对古人的真正的触及。所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授课,往往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对字、词、句的研究上,其实这恰恰走向了一个极端。要知道,我们不可能回到古代,古人也不可能与我们面对面地对话。学古文不是要我们像古人那样说话或写文章。即使我们想那么做,时代也不允许。

    
中国古典文学在思想上,也具有体系性,其精神主要限于中国古代的儒、道、释等范围,所以,道、气、韵、味以及政治上的忠君、爱国、济世等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在艺术和思想上的鲜明个性。不可否认这些思想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但有些已经不适应我们的时代了,这个时代需要的是这个时代的思想。我们不能囿于古代的道、释、佛等思想,不能囿于他们的忠君、爱国、治家平天下。我们应该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古典文学,用现代人的价值观来取舍古典文学的价值。对于古典文学,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一种传承或续养的工作。

    
众所周知,学习语文的目的无外有两条,简单地说就是读得懂和写得通。读得懂就是把别人的文章读出原味,把别人的心意揣摩到心;写得通就是能把自己的想法态度等用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

    
在古文的教学中,如果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想,古文的教学一定会出现一片新天地。拿一篇古文出来,也许我们不能完全的读懂,也不完全地知道它写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至于更深层的内质,就更不用说了。其实,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对于一篇古文,是要吸收其精华,汲取对我们自身有用的东西。就像我们喝水一样,我们需要水的时候,自然会想方设法的去找水喝,也许在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食物,但那却不是我们必需的。价值是根据需要来确定的。学古文也是这样,我们是在古文中找我们需要的东西。
 
    
但是如何使学生发现自己缺什么、需要什么?我认为,古文学习中的个性化写作,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如果能用现代的语言,把古文中的意境载接到我们所熟知地现实中,把古文与现代文有机的联接,实现其生命的转换。这样就会使学生发觉自己的缺失,从而有目的的探究和学习古文。当然,我们把现代人的眼光,放到古文教学中去,这也许有违古人做文的本意,但对学生来讲绝对是一种给养的吸收。

    
同化异化教学,是对古文学习中,个性化写作方案的一个尝试。所谓同化,就是首先将教师与学生置于同一情景中。这一情景是大家根据课文拟设的情景,并把自己想象成是作者本人。异化,是在同化的前提下进行的个性化写作。这时同化的情景,是作为一个舞台或一种道具出现的,我们在此空间,进行着异化的个体的生命活动。

    
例如,我在讲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就设置了这样的同化情景:在一个雨后秋日的傍晚,“我”来到山中。根据这一拟设情景,我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跟我一起动笔进行异化写作。      

    
在完成个性创作后,我要求他们每人都谈一谈,想借助这种情景表答什么。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他们纷纷发言,谈理解、讲体会。这时的教师,只是倾听者,单纯的倾听者。       

    
然后,再从学生创作中,选出最贴近课文的、有代表性的习作,读给大家。在他们进行个性的创作过程中,他们肯定有过一种急于表达的情感。这一情感的最佳抒发方式,就是他们的缺失。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学习的目的也就明确了。这种学习,不一定非要贴近作品和作者,我们允许出现个体性的差异。只要它能体现自我、体现生活、体现学生个体生命的活动。

    
我也把我自己的创作在当堂读给学生听,并说明我为什么要这么写,我对课文是怎么理解的,我在这一情景中想要表达什么。以此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我们追求的是在创作中的理解,在理解中的吸收转换的个性化学习。希望以此把古文教学从泥潭中救赎起来。我们期待着,也许……;也许……,我们期待着。

 




   附文(学生):天空渐渐晴朗,孤独的我一人来到这幽静的山上。由于刚刚下过一场秋雨,整座山呈现一片湿润的金黄的美。慢慢地到了傍晚来临的时候,我感到一丝的凉意。明亮的月亮也悄悄地爬上了树梢,他在松树间尽情的照着。清澈的泉水从石子上淌过,那种清悦的声音,伴着洗衣服回来的姑娘们的笑语喧哗,更增加了山中一分宁静的美丽。她们手托着竹篮,篮中放着洗得干净的衣服。水中的莲花随风摆动,那是渔舟在水中行驶。啊!即使这山中繁花都衰竭了,我仍愿意留在这山中。因为这里实在是太美太美了。                      

   
附文(教师): 晚风轻轻地拂动着山中粘着湿的渐渐失去了色彩的枝叶,秋就这样不期然的来临了,在这秋风秋雨之后来临了,来到这山,来到我心。山涵纳了我的生命,也给我以灵魂上的安谧。四周空旷而寂静,林鸟不知是被雨打湿了喉咙,还是迷失在这漫天的暮霭之中,悦耳的鸣叫不再响起。在这里我感到完全的自由、完全的放纵,生命在此真纯着我的真纯。

   
 月亮在我缓慢的脚步中慢慢的爬上了山头,它的光是撤下的而不是照射下的,它抚摸着我的影子——在松林间在山石上。月啊!你是眷恋我呢?还是我依恋你?寄意明月,我想我不逊古人。
 
   
 汩汩的流泉的声音遥遥的从竹林那边传来,我想竹林的那一侧一定有一泓清澈的溪水。溪水边也一定有一群晚归的浣洗少女,她们在溪边放歌,纵情的,歌声的那一边也一定惊扰了一些舟子,让他们在明月的湖中走失了心情。

    
在这里生命成为任我把玩的饰物,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之外。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月魂轻舞
发表人邮件:yhqw357951@sina.com发表时间:2006-11-28 19:13:00
古文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如果让学生更能理解其中的意境是个逐渐摸索的过程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