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妙笔 >> 闲议网事 >> 家乡始终是我们创业发展的根基和舞台
    
  双击自动滚屏  
家乡始终是我们创业发展的根基和舞台

发表日期:2019年2月26日  出处:原创  本页面已被访问 2703 次

家乡始终是我们创业发展的根基和舞台

 

宝丰县杨庄镇石灰窑村村民范国宾今年52岁,前些年他利用自己的养猪技术和在外打拼多年积累的经验回乡创业,在村里办起了宝丰县金岭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存栏5000头母猪,年出栏10万头,目前是我市单体规模最大的养猪场。

2015年,舞钢市八台镇安庄村村民安从军夫妇结束在外打工生涯,回到家乡建立了富康肉牛养殖场。近4年来,在两人的辛勤努力下,养殖场规模从最初的13头发展到目前的100多头。富裕后夫妇二人时刻挂念村里的贫困户,不仅在自家养殖场安置了4名贫困户就业,春节前还给贫困老人送去了米面油。

还有叶县辛店镇东房庄村村民赵海成,在外闯出名堂后,他先是为家乡整修道路、治理污水,接着是修建广场和厕所、安装路灯,如今赵海成回到家乡种起了花椒,带领乡亲们奔走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

春风作伴好还乡,引我回家展身手。从过去穷得心慌不得不到外地漂泊闯荡,到如今的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学了点子,铆足了精气神,鹰城各地返乡创业人员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聪明才智和无穷力量,为家乡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离乡不离土,离家不离井”的传统观念,“洛阳虽好不如家”的心理情结。无论是土生土长还是在外地打工的家乡人,或者是旅居在海外的华人,谁都有对自己的家乡有份难以割舍的情怀,都爱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是生命的摇篮,记载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更是我们创业发展的根基和舞台。

我市宝丰、舞钢、叶县在外打工的几位村民,从过去穷得心慌不得不到外地漂泊闯荡,到如今的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学了点子,毅然返乡创业,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聪明才智和无穷力量,为家乡脱贫致富奔小康作贡献,就是一种值得称赞的“返乡创业报桑梓”的情怀和实际行动,更为我们“打工族”带了一个好头!

外出打工,是为生计;艰苦打拼,开阔眼界,学到技能。迫于生计,多年来有成千上万的人到外地打工,由起初的挣口饭吃、挣点票子,到后来学到技术,开阔眼界,再到后来有的还当上了“打工头儿”,甚至成为老板。当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他乡,看着别人不断富裕,生活幸福美好,而自己的家乡还处于贫困时,心里就感到很不是滋味。于是,就有了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一起致富奔小康的打算和决心。正是基于这种“回报桑梓”的心理和情怀,才放弃个人在外打工的优厚待遇和良好环境,毅然回乡创业,一展身手。

返乡创业,福泽乡亲;扎根家乡,幸福长久。从报道的几位回乡创业村民的实践和贡献看,在家乡创业发展同样能大有用武之地,能够各尽其能,一展身手,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果真是“回乡大干一场、照样实现梦想”。比如,他们中有回乡创业,在村里办起了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存栏5000头母猪,年出栏10万头,使许多人不用外出打工,就能在家门口上班;有回乡建立富康肉牛养殖场,富裕后帮助贫困户养殖脱贫致富;有为家乡整修道路、治理污水,修建广场和厕所、安装路灯,带领乡亲种植花椒,早日走向富裕……这已经成为一些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回乡创业发展的风尚,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打工者回乡创业,形成辐射、连片和连动效应,家乡政府和群众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支持、帮助和赞扬,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常委会   刘选启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