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情怀 >> 情感人生 >> 从“格物致知”说开去
    
  双击自动滚屏  
从“格物致知”说开去

发表日期:2014年3月31日  出处:原创  作者:刘选启  本页面已被访问 1865 次

  

 从“格物致知”说开去

文:刘选启  编:浮云

 
   
 
 2002年秋,小孩从许昌一高转学到平顶山市一中就读,送小孩报到那天,我们在西校区看到有栋楼的名字叫“格物楼”,感觉到这名字起得很别致。小孩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还真的有点说不明白。后来查了查资料得知,它是出自《大学》一书,还特别富有意义。“格物”是《大学》八目的第一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的意思是深入;物是泛指事物。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把事物的道理彻底研究清楚。那么,“格物楼”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学习知识、技能和研究学问”的地方。
“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认知理论,它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格物与致知这对范畴,最早见于《礼记·大学》。《大学》是儒家的一篇重要的经典著作,它重点阐发了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其中有一段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格物致知”的出典就在于此。“格物”与“致知”都是“八条目”之中的一个步骤或方法,由“八条目”的顺序来看,格物与致知是其中的前两个步骤,可以看出,格物与致知是修身的基础。 “格物致知”,若简单地解释,那么“格”就是推究,“物”就是事物,“致”就是获得;简言之,就是推究事物,方能获得对事物的认知。《大学》教诲人们“格物致知”的很多,比如要知“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知“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知“六步骤”,知矩之道,知财富之道等等,而直接在文中出现“知”字的就不少,且特有机趣。比如,知至—“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知止—“知止而后有定”;知本末—“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又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知先后—“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美—“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等等。可见“格物致知”是一种认知事物的智慧,即在对万物的探索中认识万物,在对万事的研究中认知万事。“格物致知”,也成了中国古代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人们对“格物致知”做出了千年的诠释,其中涵蕴了极为丰富的思想精华。
研究表明,最早对“格物”和“致知”进行解释的是汉代经学家郑玄,他说:知,谓知善恶吉凶所终始也。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所谓的“知”,是指善恶吉凶所起始与所终结的知识。如他所说:“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即你对善与吉的知识深切不疑者,则“来到”或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也必定是善和吉的;若你对恶与凶的知识念念不移者,则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也必定是恶与凶的事情。唐儒李翱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则于郑玄有较大的不同。他认为,物为“万物”,格亦是“来”或“至”。物呈现于眼前时,人心便昭昭然明晓此物,此谓之格物;但是,心虽能明辨万物,却不应于物,不为外物所牵,此谓之致知。可见,致知并非只是对万物知识的简单把握,却是认识主体(人心)对万物明晓后的一种心理把持,这才是掌握知识的最高境界。
在宋代,二程(程颢、程赜)沿袭李翱等先驱开启的理论路线,注重心性(主体)在认识与修养问题上的研究。他们对格物致知的诠释颇具心学与理学的特征。相对而言,格物致知之说,更具“心”学特征。如“以心知天……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意诚自定,则心正,始学之事也。”还如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若曰穷理云尔。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朱熹一生对《大学》用力最深,在《大学章句》中对格物致知说有集中的表述:“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他认为之所以说致知在格物,是因为欲致我之知,必须通过即外物而穷理方可。《大学》所教,是要使学者先格尽天下之物,其实格物所穷之理亦不过是其已知之理,只不过是力求心外之理与心中之知完全相合而已。
细察中国先哲们对格致论的解释都具有对德性的重视是其共同特点。古代学者基本倾向于尊德性为主,道问学为辅,人人可通过道问学而至尊德性,尊德性处于神圣、崇高且不可动摇的位置。中国传统的格致说内涵之中虽然不缺乏求真精神,但由于它始终没有完全割舍另外两个品质——求善与求美的精神。因此,我们在新的形势下,一方面,要继续学习西方“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也不能完全摒弃自己传统思想中的一些优秀的观念,比如,格致论中的道德形上意义在新的时代似乎又将重获用武之地,或许可以为现代科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创造辉煌。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一方面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另一方面是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现在社会复杂而多变,每个人面对更多的选择和诱惑。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要了解自己、知晓外界,更需要格物致知的原则。现代人常常面临一系列困惑,为什么有些人有钱了却不快乐,为什么患难夫妻可以共苦却无法同甘,为什么大学生年纪轻轻却因为一点小挫折选择自杀,令人惋惜不已。其实,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想要什么,往往是想要的太多。格物致知在物质层面讲是方法论,在精神层面又可以作为价值观。我们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太需要停下来思考和梳理一下自己了。因为,外界的诱惑太多,如果一味追寻,必将迷失自己,将自己陷于忙乱和混沌中,最终精疲力竭。通过格物致知,我们才能明白面对新物新知,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哪些是我们通过努力就可以得到的,哪些是我们想要但得不到且万万不可强求的。由此可见,现代人提倡格物致知,非但不过时,而且非常必要,既是对古老儒家思想的继承,又是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在中国新时代的应用;既能指导我们日常的琐碎工作,又能帮助我们到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既是每个人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又是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刘选启)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水中梦荷
发表人邮件:471121857@qq.com发表时间:2014-4-2 0:18:00
拜读大作,学习知识。谢谢!
发表人:月圆中秋
发表人邮件:470011648@qq.com发表时间:2014-3-31 22:27:00
衡中也有一座格物楼,拜读老师大作,才知其意,老师的文章让我们增长很多见识,也明白很多道理。浮云朋友的编辑也非常精美,音乐流畅,非常好的贴子。
发表人:明月几时有
发表人邮件:dbr200508@163.com发表时间:2014-3-31 15:56:00
从古知今,从旧知新,从帖知人,从人知心。颇为受益。谢谢作者。
发表人:闲雨
发表人邮件:wcgll@163.com发表时间:2014-3-31 13:11:00
文章很有深度,有作者独特的见解,学习了!
发表人:白丁
发表人邮件:1208082792@qq.com发表时间:2014-3-31 10:01:00
新颖别致,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