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妙笔 >> 闲议网事 >> 不谐和音(目不识钉)
    
  双击自动滚屏  
不谐和音(目不识钉)

发表日期:2014年3月7日  出处:原创  作者:目不识钉  本页面已被访问 2214 次


 

 

 不谐和音

 

文:目不识钉  边框:东方明珠

 

 

前两天在“实话实说”栏目中试发了《于平淡处见真情》一帖,被管理们给移到了“热点聚焦”栏目中了,这让我有机会拜读了云锁天老师“浅析赵忠祥老师七律新诗——《为神九歌》”的大作,其中关于《为神九歌》的七律类型的分析,证实了我的某些推测,这又勾起了我也想说点自己的想法的欲望,于是,作为“不谐和音”,我现在就以此文设一个靶子,来给大家提供射击的的吧!

 


 

 

 

本人井底蛙,坐井观天,孤陋寡闻。读近体诗甚少,又生于现代,学的都是现代语文的知识。可以说我是在听赵老师的播音中、也包括他在《动物世界》的解说中长大的,所以学的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因此,这诗在我读来,就是一首“仄起入韵”的七律,因为在《新华词典》里“颗”是单音字,它的唯一的标准读音是“ke”(阴平)。颈联(第3联)出句末字“帛”也是单音字,发“bo”(阳平)音——《中华新韵》中也是这样规定的。从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律来说,颈联出句末字必须为仄声,可“帛”字却是平声字。这就是说,无论是从“仄起入韵”来说,还是从“仄起不入韵”来说(也包括“平起”的两种情况),如果用《新韵》的读音来衡量,那这首七律就有平仄失谐的错误了。

 

附:赵忠祥老师的原诗

 

 

 

天际平添星一颗,

 

神舟九号越银河。

 

乾坤现瑞风长舞,

 

龙凤呈祥云放歌。

 

奋斗年年为玉帛,

 

高呼处处化干戈。

 

万人还向刘洋贺,

 

月里嫦娥泪亦多。

 

  

 ——可这是我不敢想象的,赵老师的《神七》诗,曾被人批为“失粘”,现在又再赋同类诗,且姿态很高,要求别人给提意见,显然有备而来,目的是一雪前耻,那他怎能不字斟句酌、严加推敲呢?若果真的被人又找出了纰漏,那才是真正的会贻笑大方了!

 

 我知道,赵老师是不会错的,错的,肯定是我。可是,我读得有错吗?如果错了,我错在哪里?我受的现代的中文教育就是这样的啊!我是语文老师忠诚的弟子,他教我怎样读汉字的音,我就怎样读;我更以《新华字典》中的注音为绝对的读音依据,不敢随意违背其中的规范,因为那是绝对的权威啊!……

 

 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忽然记起《中华新韵》中曾说“倡今知古,双轨并行”。这里提倡用新韵,但也可以用旧韵(如《平水韵》等),而且把《平水韵》规定为“默认用韵”,说:在“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本《神九》诗既然没特殊标注为用《新韵》,那肯定是用《平水韵》了!——立即查《平水韵》核实,“颗”和“帛”在该韵书中被规定为仄声(和云锁天老师的高见相同),结果被证实赵老师用的确是《平水韵》,而不是用《新韵》。本诗是“仄起不入韵”的七律,格律没错。

 

 这个曲折的认识经过,让我颇有些郁闷:人们为什么总对古的东西那么留恋,而对新的东西持排斥的态度?这个问题今天想借这个引子把它提出来,作为一蛙之鸣,希望能得到明师的开导,以释我心中的纠结。

 

 

 

 

 我在想:诗歌的精髓既然是它的音韵美,是它不同于其它文体的主要方面,那在做诗的时候保证或体现出它的音韵美,就是重要的条件,要不,那一般的就不能称其为诗了,尤其是近体诗,更是如此。而音韵的美,是在读诗的过程中读出来的,这音韵美是来自“声音”的合辙押韵,是读的时候顺口(口形相近)、听的时候顺耳(韵母相同),而不是来自于文字字面上的(离开“声音”)的硬性规定。例如常识就告诉我们,一首押韵的诗,用中文的读音朗诵出来,诵者、听者都会感受到其中的音韵美。而要把它翻译成外文,则无论你的意义翻译得多么正确,用外文的发音诵起来,都会发觉再也没有了原来的那种音韵的美感了。显然,这也表明,音韵美是读出来的,而不是它包含的意义的本身或是什么既定的规则。这就是说一首诗是否具有音韵美,是要通过读来检验的,不是通过其它的游戏规则来规定的。

 

 这样,一首诗的平仄、韵律是否合乎要求,就应该以大多数读者、用现行的标准读音读起来是否押韵为准,而不宜于用旧的框框的死规定来作为标准。——那些框框是过时了的、脱离人们现实生活实际的,因而是即将会被彻底淘汰了的东西。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以一个不是研究古汉语的、可也不是一点文化水平都没有的普通人的身份;一个不是专门学中文、从事近体诗创作的诗人,可也不能算是对汉字一窍不通的、对近体诗一无所知的作者身份,当在网上看到了这首诗之后,本能的就把诗中的“颗”,读成ke(阴平声)、“帛”读成bo(阳平声),这应该是很自然的吧?我在读诗的时候是没想到过这56个字在《平水韵》中每个字是应该怎样读的,也没想到过在其它韵书中这56字又都是应该怎样读的,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平水韵》或其它古韵书中的“入声字”实际是怎样发声的(相信其他很多人都是这样,或许这其中也可能还包括赵忠祥老师呢!),另外,我手头也不可能常备几本旧韵书或《康熙字典》什么的,可以随时拿来查询的。

 

 我甚至想:如果让赵老师在中央台来朗诵他的这首七律,他会怎样来读这两个字的音呢?读仄声、入声?那大多数人能听得懂吗?会不会认为他这堂堂国嘴读错音了呢?如果按普通话读成阴平声和阳平声,那又怎么圆是合乎格式的七律之说呢?该不会在朗诵的时候,边朗诵、边随时还要加许多注解或说明吧?那该是多么的尴尬啊!

 

 ——这里问题出在哪儿?我以为,就是出在了写近体诗,是应该以表现其合辙押韵的韵律美、即用通行的普通话读起来是押韵的为准,还是应该以符合某种即将废弃了的旧韵书的规定为准的问题上。我觉得应该以前者为准,因为就是作为一种“文字游戏”的“游戏规则”,这种规则也应该是切合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倒置、成了文人自己故弄玄虚,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了。如果把写文学作品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也联系起来的话,我觉得文学作品最主要的是为众多的人民群众: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能接受,即面对的读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为少数的、关在书斋里专门研究古诗词的人员。即写文艺作品要遵守“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而不是“三脱离”。

 

 我知道我的看法会引来许多专家的拍砖。他们会说,在《中华新韵》中明确规定“双轨并行”,这就承认了用古韵书的合法地位,所以用《平水韵》,甚至用《广韵》、《南韵》、《切韵》,写近体诗应该都是可以的;还有一说可能会是,写近体诗,用古韵,这才是“门当户对”,否则就看不出作者的水平或说是古典文学的功底来,所以许多作者都乐此不疲。

 

 本人则以为:中华诗词学会之所以在《新韵》中规定“双轨并行”,这不过是为了用新、旧韵书的衔接,是给习惯于用旧韵书写近体诗的人向用新韵书写近体诗的一种过渡。学古、知古,是为了今用,而“倡今”是第一位的。双轨并行,是为了衔接、过渡,而不是“倡古”,更不是为了复古。就像简繁体字共存是一种过渡一样,简化字永远不会再恢复为繁体字而成为当今汉字的主流。因为社会要进步,文化要发展,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也是绝对不可能的。至于想用用古韵来表现自己古典文学“底儿厚”之说,更是不值一说,你能用平水韵写诗,就表明你的古典文学底儿厚,那你为什么不用《切韵》写呢?那不是更能说明你的底儿厚吗?可是,若是你写出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几个人能读准你诗中的字的读音、没有几个人能读懂你诗句的意义,甚至你自己都读不准读音,那你的底儿再厚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现代的一直在说普通话的人,有必要仅仅为了表现一下自己的古典文学底儿厚,就去用旧韵写诗,把好好的一首近体诗弄得别里别扭吗?何况,这还会不会有卖弄之嫌呢?

 

 我在想,古韵那是几十年以前、有的甚至是几百年以前的东西,基本上和当前的现实是脱离的;而新韵是在05年新出台的。一般说来一个新的东西出现,它总是要推陈出新的,有对前人的继承,更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的创新,就是说,它是会体现出一种进步。那么作为现代人的作者,对旧的东西那么坚守,而对新的东西没有兴趣,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说,这并不是文学底儿厚的表现,而也可说是一种抱残守缺、食古不化呢?至少也是一种没有和时代同步,是一种僵化和保守吧?!也许有人会说:我就知道《平水韵》,压根儿没听说过还有什么《中华新韵》!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更不能成为什么用旧韵书的理由了,一个规定是不是应该得到实施,这并不是依某个人或某些人知道不知道为转移的,许多东西就算你不知道,也照样不会影响它的推广或实施。新韵已经发布七、八年的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一位写近体诗的作者,居然还没听说有新韵的公布,那这是不是也有点像我这井底蛙一样,在知识上太贫穷了?

 

 当然,我不是想让人人都用新韵写近体诗,在用韵书上应该遵守《新韵》中的“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原则。这里还需要说的是,我理解的这里说的“知古”的意思,是现代人也要知道一些古韵的知识,以便能够看懂一些古诗作品,利于继承。这里显然不是倡古、更没有复古的意思。“双轨并行”是指旧韵和新韵在写近体诗上,可以同时存在,但这只是一种临时的权宜、是一种过渡,绝对不会永远都是这样的,旧韵书总会有一天会被新韵书所取代,这是大势所趋。

 

 我觉得在用什么韵书的问题上,也适用于“老人老政策,新人新办法”,来区别对待。老人已经习惯于用旧韵而接受新韵有困难那就用旧韵嘛但是新人应该提倡用新韵新时代的人学的是普通话却非要走老路去套用似懂非懂的东西来做给现代人看的文章这是不是有点不合情理若是,那么我又进一步地想:作为“新人的国嘴”的赵老师,您不在倡导人们都来读标准音的国策上下功夫,而是还去引导人们去走那条即将废弃的死胡同,究竟是为什么呢?该不是也是为了通过这个来显示一下自己的古典文学的“底儿厚”吧?——我知道德高望重的赵老师,应该不会着眼于在这样无聊的虚荣上的。可是,那是为什么呢?倒底是为什么呢?……


                                      原帖发表于:2012-08-04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发表人:月圆中秋
发表人邮件:470011648@qq.com发表时间:2014-3-7 16:02:00
我不会写诗,尤其是知道诗里还有这么多门道后,更是不敢造次了,呵呵,希望水平高的同志们可以有依有据地写出更好的诗作来,我只等欣赏了.谢谢作者的的分享.希望 心缘的诗作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发表人:珊瑚花
发表人邮件:123456@qq.com发表时间:2014-3-7 13:57:00
拜读了,赞,希望看到你更多的佳作,让我们大家来欣赏吧,问好!
发表人:闲雨
发表人邮件:wcgtll@163.com发表时间:2014-3-7 13:41:00
作者的文化底蕴很深厚,欣赏了,一个字就是“赞”
发表人:温情无忌
发表人邮件:dahua8888888@163.com发表时间:2014-3-7 12:15:00
非常欢迎这类具有较高水准且通俗易懂的文章,这有利于普及文学知识,提高本站作者读者的创作水平和解读能力。
发表人:白丁
发表人邮件:1208082792@qq.com发表时间:2014-3-7 8:56:00
不唯书,不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心缘之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人:“心缘之梦”微信群yueyuanzhongqiu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