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走廊里,从东墙到西墙是一百二十九步,从西墙到东墙还是一百二十九步,东西两面墙上,都安有打卡机,杰,必须每十五分钟从东墙到西墙一次,刷卡。十五分钟后再到东墙刷卡。
这一夜,十二个小时的时间,杰又要这样往复的做下去。
如果仅是这样刷卡、这样不眠,那是幸福的,事实上,杰还必须要“照顾”里面形形色色的人们。
这里的人们都着上了统一黄色的外罩,剃了统一的光头。杰,必须“照看”好他们,如果一不留神,有哪个出了问题:谁将谁打伤了;或是谁谁自伤自残了身体,那杰的日子就一定不好过。
杰是看守所里的一名民警,三十二岁。警校毕业的他,曾是多么热切地想放飞自己的刑警梦。天南海北,风餐露宿。千里寻踪,夜半擒凶。这样才活出一名警察的韵味。
然而,一毕业的他,就被分进看守所当上了一名管教。杰曾经以为他梦的世界坍塌了。非但如此,在年轻的他看来,他与这里被看守的人又有何区别呢?只不过他统一着的服装是警服罢了,只不过他挣了点养家的工资罢了。而他们服了刑之后就会回归社会(当然了,死刑除外)。而杰可能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这样下去,直到退休。
这不是比他们还惨吗?这不是比他们住的时间还长吗?
年轻的杰就这样的被罩住。他工作的场所,变成了他心灵的监狱。


有一天,他读到了余秋雨的一篇文章《为自己减刑》,
里面说,余的一位朋友被判刑后,苦学外语,出来后,也带出了一部六百万字的译作,余说自己的朋友是真正给自己的心灵减了刑。余还悟到,那个在汽车上不奈烦的看着手表,苦挨时日的售票员,汽车不就是他的监狱吗?
杰由此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也住在监狱里,不但工作在“监狱”,自己的心灵也被牢牢地禁锢其中,不能自拨。
余秋雨说,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杰开始反思自己。
当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就要主动去适应环境;当不能变换一种环境的时候,就要变换自己的心灵;热爱你的工作,才能解放自己的心灵。心灵决定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心灵的大小宽窄也注定一个人的工作成就。
当杰悠然间“开悟”的时候,他才真正觉得生活中一下子充满了和煦的阳光,他才觉得那一百二十九步已不再是漫长,那挂着的曾是无精打采的打卡机,也现出笑容。还有“他们”,以前看着,是多么可憎,如今竟也看出许多可爱之处。
或许是心开了。那深深的眉锁也舒展开来,那常因沉思而略呆的眼神也犀利起来。那计划“越狱”的阴谋被他及时发现,那“王二”隐藏很深的余罪也被他发现了线索……..
杰真的觉得自己的头脑也变得聪辩起来,思想的脉搏是那么有力,那么清晰。
还是那个走廊,还是那一百二十九步,杰已觉得是在步步步入生机。
十年磨一剑,或许真到了宝剑出鞘的时候了?杰想。

欢迎欣赏{直挂云帆文集}